這次的紐約行,欣賞音樂劇是其中一個重點,最近幾年,大概是藝術與人文,美術,音樂,表演藝術三位一體的教學,這個結合了三者的藝術:音樂劇,忽然變成一門顯學,老師的研習,教案設計,只要和課程統整有關的,幾乎都離不了音樂劇這個主題,所以許多劇團都到台灣演出,而高高在上的票價,還是吸引了許多人。所以來到這個美國音樂劇重鎮Broadway一定要挖一點寶回去。查了很多資料,發現Broadway Box這個售票網推出July 4th sale,原本110美元位置不錯的的票只要56元,而且幾乎都是一些著名的劇碼,像是Mama mia,Wickeds,歌劇魅影,AVE Q,Chicago,還有Les Miz等等 ,剛好都是我想看的戲碼,網路上訂票一張要加手續費八元,實在不便宜,我想想先預約一場好了,其餘拿列印的折價券當場購買,因為這些戲都已經演出十幾二十年,應該可以買的到票才對。後來證明我的預估錯誤,呼籲當觀光客還是不要省這一點小錢,下篇再與大家分享這件烏龍 。
當我們抵達時代廣場,雖然離開演的八點鐘還有一大段時間,但還是先拿著預約單到戲院去取票,因為隔著海訂票用信用卡付費,還是不太安心,到了售票口,說明我的來意,售票員冷冷的給我一個寫著我名字的信封,一股踏實感才油然而生。也覺得科技實在帶給人們太多便利性了。
吃過路邊攤的中東雞肉飯當晚餐後,散步到戲院,覺得現在留在時代廣場的人的穿著,和白天看到的不太一樣,個個盛裝打扮,女士們幾乎都穿著高跟鞋和小禮服。看來都是要去觀賞音樂劇的觀眾。進到戲院,發現戲院其實不大,但每一個戲院就專門演出一部戲,常常一演出就是十幾二十年,才能負擔高額的製作成本並有盈餘製作下一部戲,這種良性循環造就了這一個Broadway音樂劇王國。
Les Miz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小說改編的,中文翻譯成悲慘世界,是世界四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劇之一。由於故事本身極具張力,音樂又十分好聽,在倫敦推出以來一直是熱門的戲碼,後來到紐約Broadway還是非常受歡迎。所以在Les Miz演出十週年時,特別在倫敦開一場紀念音樂會,這一場音樂會的DVD開啟了我對悲慘世界這部戲的認識,所以我一直很期待可以現場觀賞演出。這部戲於1987年3月12日在百老匯劇場開幕,到2003年五月十八日停演,三年後,從2006年十 一月九日 又再度在 Broadhurst Theatre開始限定期間的演出。2006年12月19日 ,喀麥隆·麥金塔斯公司宣佈本戲將延長演出到夏天。幾乎場場爆滿,原本我有點質疑,已經演了二十多年的戲,還有這麼好的票房嗎?進到戲院證實了這件事,真的座無虛席,這時候慶幸提早訂票,還有好的位置。
八點整,熟悉的序曲從樂團區傳來,開始了今天的音樂劇,這個演出尚萬強的男主角和Original cast的COLM WILKINSON 的主角味道不同,COLM WILKINSON 演的較為穩重,而今晚的尚萬強的唱法多了幾分不羈的浪子味道,現場舞台的機關真的讓人看的目不暇給。
當演出Fantine的女歌手出現時,我眼睛一亮,這位應該是十週年紀念音樂會中飾演Eponine的LEA SALONGA ,對照一下演員表,真的是她!!實在太讓人興奮了!!這位就是後來演出西 貢 小姐的金,以及擔任迪士尼卡通花木蘭的幕後配唱者。她十年前飾演十幾歲的小女孩,把On my own這首曲子表現的十分亮眼,現在當媽媽了,演這位見不到女兒,又被拋棄的苦情母親,演得入木三分,當她緩緩的唱出I DREAMED A DREAM ,回憶起快樂的過往,但卻又不得不面對已經完全走樣的現實時,這強烈的對比讓我眼眶充滿了淚水,這時候周圍不斷傳出啜泣的聲音,可見LEA SALONGA 的功力實在了得,難怪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百老匯還有一席之地。
另一位小演員演出的Cosette,他所唱的Castle on a Cloud也是本劇的名曲之一,不過這位小演員當天唱的聲音不是很乾淨,有點破音,大概太累了吧。但飾演開超級黑店的客棧老闆和老闆娘這兩位丑角男女演員,表現的非常搶眼,MASTER OF THE HOUSE唱的讓人覺得牙癢癢的,又氣又好笑。到了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,為自由而革命的學生軍,唱出他們的熱情,這一段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,唱的讓人盪氣迴腸。有一個小男生演員演的小賊頭,台風非常穩健,這大概又是一顆明日之星。第二幕之後,戰爭場景出現更多舞台特效,像是在下水道中的回音,以及槍戰的音響效果非常逼真。演出長大成人的Cosette和Eponine的兩位女演員,聲音很乾淨,但聽起來總少了一份厚實感,也許是十週年音樂會DVD看太多遍,有一點先入為主的感覺。不過這青澀的表演似乎更符合劇中角色的年齡和個性。全劇就在曲終人散這一曲,所有在戲中過世的人全部出現在舞台中結束,觀眾的鼓掌久久不能停止,因為實在太精彩了!
一部戲的成功不能只光靠主角的魅力,配角的表現及幕後工作人員分秒不差的配合也是一部戲成功的關鍵,在DVD中由於取景和分鏡,配角的鏡頭通常都被忽略,所以看現場演出時,我特別喜歡注意配角的表演,我覺得擔任配角的合唱群又要會演,又要會唱,甚至會跳舞,至少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以上,實在不比主角輕鬆,像演出犯人和窮苦農家女的群眾戲之後,下一場戲馬上變成男女工人,唱腔和表情完全不同,上一場戲的激憤悲苦馬上要轉成賣弄風騷的女郎,全劇有那麼多場不同的戲,沒有實力還真無法表現出來。演出結束,已經是晚上10:50分,見識到現場演出的魅力,一點都不覺得已經在戲院坐這麼久,難怪有人一看再看,到現在音樂還是常常回繞在我的腦海裡。阿沛還常常會哼唱劇中的歌曲呢!
戲院中的水晶大燈